FY型耐腐蚀液下排污化工泵是一种单级单吸长轴式液下化工离心泵,本单位在传统耐腐蚀塑料液下泵基础上,融合中联泵业公司同类产品的先进技术,经改进设计而生产的新型塑料液下泵;其标记、额定性能点和法兰连接尺寸等效采用ISO2858国际标准、技术条件采用ISO5199标准。与原FY型耐腐蚀液下泵相比,具有体积小、效率高、节能效果好,运行可靠等优点。适用于输送稍含固体颗粒、磨料的腐蚀性介质。
FY型液下化工泵取消了其他液下泵普遍采用的机械密封和选用了独特结构的叶轮,使泵高效节能、无泄漏、寿命特长,从而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造纸、冶金、污水处理等行业。泵的输送温度一般为0~105℃.温度在-20~0℃、105~180℃时可采用保温夹套及冷却夹套,采用低温或高温耐磨导轴承,此类情况用户应说明。如输送介质有少量固体颗粒,滑动轴承应采用外润滑方式(外接压力大于0.2MPa的清水和其他允许的介质),此类情况用户应说明。泵的工作压力按1.6MPa设计。

FY型耐腐蚀液下排污化工离心泵型号意义:
50FY(HY)-25A
50——泵吸入口直径(mm)
FY——耐腐蚀立式液下化工泵代号
HY——铸铁立式液下化工泵代号
25——标准转速下、叶轮未切割时额定扬程(m)
A——叶轮切割顺序

FY型耐腐蚀液下排污化工离心泵产品特点及使用条件:
1、FY型液下化工泵为立式液下泵,外形美观,直接安装在被输送介质的储存器上,无额外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基建投入。
2、取消了机械密封,解决了其他液下泵因机械密封容易磨损而须经常维修的烦恼,节约了泵的运行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3、采用独特的离心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不含固体颗粒等清洁的介质,振动噪音特地,效率高;采用开式双平衡叶轮,供输送不清洁带有固体颗粒及短纤维的液体、运行平稳、不堵塞。
使用条件:
1、FY型排污化工泵被输送介质温度为-20~140°c
2、铸铁材质的泵,介质PH值在5-9范围内。
3、采用开式叶轮的泵,被输送液体中含有的固体颗粒直径以不超过泵吸入口直径30%为宜。
FY型耐腐蚀液下排污化工离心泵结构说明:

FY型化工泵主要由泵体、泵盖、叶轮、轴、弹性联轴器、管法兰、导轴承、中间接管、上下出液管、轴承架、底板等零件组成。
泵的吸入口顺着轴线方向:出口与轴线平行。
泵的转向自吸入口向电动机端看去,为顺时针方向旋转。
FY型液下化工泵的立式电动机以双头螺栓固紧于电机座上,并通过弹性联轴器与泵直接转动,泵体中间接管、轴承架出液管、管法兰,以螺栓连接构成一体,固定在大盘上,泵的整体通过底板安装在容器上,FY型泵除去触液部件外其他主要部件,如电机座、轴承架等均用铸铁制造。
FY型耐腐蚀液下排污化工离心泵性能参数:
| 型号 参数 | 流量 Q | 扬程 H | 转速 n | 轴功率 Pa | 配带电动机 功率 | 出口直径 | 液下长度 | |
| 
 | m³/h | L/s | m | r/min | Kw | Kw | mm | m | 
| 25FY-16 25FY-16A | 3.6 3.27 | 1 0.91 | 16 13 | 2900 2900 | 0.713 0713 | 1.5 1.5 | 25 25 | 0.5-2.5 0.5-2.5 | 
| 25FY-25 25FY-25A | 3.6 3.27 | 1 0.91 | 25 20 | 2900 2900 | 1.16 1..16 | 2.2 2.2 | 25 25 | 0.5-2.5 0.5-2.5 | 
| 25FY-41 25FY-41A | 3.6 3.27 | 1 0.91 | 41 33 | 2900 2900 | 2.51 2.51 | 4 3 | 25 25 | 0.5-2.5 0.5-2.5 | 
| 40FR-16 40FR-16A | 7.2 6.55 | 2 1.82 | 16 13 | 2900 2900 | 0.78 0.78 | 2.2 1.25 | 32 32 | 0.5-2.5 0.5-2.5 | 
| 40FR-26 40FR-26A | 7.2 6.55 | 2 1.82 | 26 21 | 2900 2900 | 1.45 1.45 | 3 3 | 32 32 | 0.5-2.5 0.5-2.5 | 
| 40FY-40 40FY-40A | 7.2 6.55 | 2 1.82 | 40 32 | 2900 2900 | 2.53 2.53 | 5.5 5.5 | 32 32 | 0.5-2.5 0.5-2.5 | 
| 50FY-16 50FY-16A | 14.4 13.1 | 4 3.64 | 16 13 | 2900 2900 | 1.18 1.18 | 3 3 | 40 40 | 0.5-2.5 0.5-2.5 | 
| 50FY-25 50FY-25A | 14.4 13.1 | 4 3.64 | 25 20 | 2900 2900 | 1.96 1.96 | 4 3 | 40 40 | 0.5-2.5 0.5-2.5 | 
| 50FY-40 50FY-40A | 14.4 13.1 | 4 3.64 | 40 33 | 2900 2900 | 3.73 3.73 | 7.5 5.5 | 40 40 | 0.5-2.5 0.5-2.5 | 
| 65FY-16 65FY-16A | 28.8 26.2 | 8 7.28 | 16 13 | 2900 2900 | 2.16 2.16 | 4 3 | 50 50 | 0.75-2.5 0.75-2.5 | 
| 65FY-25 65FY-25A | 28.8 26.2 | 8 7.28 | 25 21 | 2900 2900 | 3.56 3.56 | 5.5 5.5 | 50 50 | 0.75-2.5 0.75-2.5 | 
| 65FY-40 65FY-40A | 28.8 26.2 | 8 7.28 | 40 33 | 2900 2900 | 6.04 6.04 | 11 11 | 50 50 | 0.75-2.5 0.75-2.5 | 
| 80FY-15 80FY-15A | 54 49.1 | 15 13.65 | 15 12 | 2900 2900 | 3.34 3.34 | 7.5 7.5 | 65 65 | 1-2.5 1-2.5 | 
| 80FY-24 80FY-24A | 54 49.1 | 15 13.65 | 24 20 | 2900 2900 | 5.43 5.43 | 11 11 | 65 65 | 1-2.5 1-2.5 | 
| 80FY-38 80FY-38A | 54 49.1 | 15 13.65 | 38 31 | 2900 2900 | 9.64 9.64 | 18.5 15 | 65 65 | 1-2.5 1-2.5 | 
| 100FY-23 100FY-23A | 100.8 91.8 | 28 25.5 | 23 18 | 2900 2900 | 9.25 9.25 | 18.5 15 | 80 80 | 1-2.5 1-2.5 | 
| 100FY-37 100FY-37A | 100.8 91.8 | 28 25.5 | 37 31 | 2900 2900 | 14.73 14.73 | 22 22 | 80 80 | 1-2.5 1-2.5 | 
性能参数请直接到水泵选型页面直接查询
拆卸与装配
(1)如更换或检查叶轮,可关闭出口阀门,卸去法兰连接螺栓和底板连接螺栓,用起重工具将泵吊出容器。
(2)将底板垂在支架上,知去泵体的所有螺栓,取出泵盖和叶轮螺母.用双锤轻击泵体,即可卸下叶轮。
(3)对更换滚动轴承或填料,则底板不动、只要卸去电机及相应支架,卸去泵联轴器、压盖·圆螺母、取出轴承体,要更换填料。先取出填料压盖,再取出要更换的填料。
(4)装配与拆卸的次序相反,一定要注意轴上配件的同心度。
安装、使用 、维修
1、泵组装后,盘动联轴器,看是否转动灵活,检查是否有金属磨擦声,各部件螺母是否旋紧。
2、检查泵轴和电机轴的同心度,两联轴器外圆左右差数不得超过0.1mm,两联轴器端面间隙保持1~2。
3、泵的吸入口到容器底部之间距离为2~3倍吸人口轻,泵体距器壁大于口径的2.5倍。
4、泵的出液管路,应另设支架支撑,其重量不允许支撑在泵上。
5、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使泵的旋转方向符合指示方向。
6、关闭出O管路上的阐阀及压力表,接通冷却水管。
7、起动电机:开压力表,慢慢开启出口管闸阀到需要的位置,投入正常运转,8、经常检查泵和电机的情况,轴承温升不应超过75℃,轴承盒内应加足够黄油。
| 故障 | 原因 | 排查方法 | 
| 打不出液体 | (1)电机转向不对 (2)液体未浸没叶轮中心线 | (1)调整方向 (2)调整浸没高度 | 
| 流量不足 | (1)叶轮腐蚀,磨损严重 (2)转速不足 (3)开式叶轮轴向间隙过大 (4)吸入或出回部分堵寨 | (1)更换叶轮 (2)提高转速 (3)重新调整间隙 (4)清除淤骞部分 | 
| 扬程不足 | (1)输送液体中含有气体 (2)叶轮被严重腐蚀 (3)转速不足 | (1)输送液体中含有气体 (2)叶轮被严重腐蚀 (3)转速不足 | 
| 功率过大 | (1)流量超过使用范国 (2)介质比重过太 (3)发生机械磨摇 (4)填料压得太奖 | (1)调整泵流量到使用范围 (2)更换较大功率电机 (3)调整或更换磨擦部件 (4)旋松填料压盖 | 
| 轴承发热 | (1)泵轴与电机轴不间心 (2)油承盒内缺油或油变质 | (1)调格同心 (2)加油或换油 | 
| 杂声或震动 | (1)泵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2)场送液体中含有气体 (3)转子不平衡 (4)瞧母有松动现象 (5)轴套与衬套磨损过大 | (1)调整同心 (2)降低疫体温度排气 (3)更换零件 (4)行紧名部位螳母 (5)更换衬套,调整轴同心 | 

 
                             
                             
                            








 
                        
